从进入中国到开设首家门店,百思买足足用了三年的时间。早在2003年,百思买就在上海设立了办事处。向中国的家电厂商采购商品,成为办事处当时的主要任务,从采购入手,百思买进一步了解本土供应商。到2005年,百思买在中国的采购量占其全球采购的72%。中国家电行业每年5000亿元年销售额,是当时吸引百思买下定决心进入中国的重要原因。2006年5月12日,百思买正式向外界宣布,以控股的方式实现了对江苏五星电器的收购。至此,中国家电连锁市场呈现三足鼎立之势,它们就是国美、苏宁和百思买。
百思买刚入华时,曾有国美内部人士说,黄光裕(国美集团董事长)担心的并不是苏宁,而是百思买。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零售商对记者说:“百思买来到中国后,带来了不少先进的经营思路和理念,很多都是做了很多年零售老行家不敢想的”。入驻中国以来,百思买开始移植一些在美国的管理模式,如百思买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理念、无偏见的导购服务、提供丰富配件和产品组合、提供全套解决方案以及先进的会员制等。百思买店里面的柜台都是开放式,所有的商品都充满电放在柜台上,像超市一样供客户体验和选择。如果有需要,一旁的服务员会帮助顾客挑选,提供客观的选购意见,而不会向国内的家电市场里,各个家电厂商的推销员过于“热情”的态度让顾客避而远之。凭借更为人性化的服务和良好的购物环境,百思买一度很受消费者追捧。
然而,百思买在华的发展并没有预料中那么顺畅。根据百思买的官方统计,其进入中国市场五年后,仅有9家门店。即使将五星电器的100多家门店计算在内,百思买在中国市场的门店数量与国美、苏宁上千家门店相比,仅为其1/5。这样少的门店数量,无法形成有效的规模优势。据家电行业专家罗永清向记者透露,进入中国5年,百思买每年都在亏损。5年之后,百思买在员工们的唏嘘声中,关门了。百思买官方表示,关店是总部基于财务和商业的考虑后,万分艰难地作出的决定。当解散会议结束后,百思买员工们后一次拥入地下更衣室,取走了工作制服和围巾留念。“再见了,百思买!”